宠物大概多大翻肠子?
“翻肠子”是个俗气却流传广泛的俗称,指的就是狗狗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Virus)。 引起犬只病毒性肝炎的病毒有两种,分别是犬肝炎病毒(Canine hepatitis virus, CHV)和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虽然这两种病毒的病因不同,但是临床症状非常相似,都可能导致幼犬呕吐、腹泻、黄疸、嗜睡甚至昏迷。如果得不到治疗,7~10天之内病死率接近100%。 想要判断小狗是否得了肝炎,最准确的方法就是进行血清学检测。如果在感染该病后14天左右,检测到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升高,则可以确诊为急性肝炎,而恢复后的血清中持续存在高浓度的抗体会维持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目前,能够正确及时地诊断出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方法主要有抗体检测、病原检查及病毒分离等。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检查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条件限制等诸多原因,并不是能够轻易得到这些检测结果的。在缺乏充分依据的情况下,主人们常会对小家伙们的病情产生错误的判断而采取错误的措施。结果反而会使病情更加难以控制。
当小宝贝生病了,家长们往往比生病的孩子还焦虑。为了早日看到它们的康复,需要掌握科学的治疗方法,并根据病症的不同,选择针对性的药物。 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医生们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病因,为了挽救病宠的生命,也会先进行药物治疗。通常使用的药物包括: (一)支持疗法:保持适当的营养和水分摄入;
(二)补充电解质:因为腹泻会造成电解质失去平衡,需要补充含钾、钙、镁等离子浓度的溶液;
(三)抑制病毒:可以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的混合制剂,干扰素等;
(四)对症治疗:对于严重呕吐的狗狗,需要补液以防止脱水;腹泻的狗狗应该消毒粪便,以免病原体扩散;眼睛有炎症状的狗狗可以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和药膏;
(五)加强护理:增加患病动物的休息时间,减少外界对疾病进展的影响。
一旦确诊患有病毒性肝炎,无论症状严重与否,均应积极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越早治疗预后效果越好,死亡率也就越低。 对于病程较长,并且发现时已经出现明显器官损害的患犬,在使用上述药物的同时,还要根据损害的具体部位给予相应的治疗。例如,如果出现肝功能障碍,需要利用保肝药物促进肝脏修复;对于出现贫血的病畜,则需要及时补血;如有应激情况发生,应使用增强抵抗力的药物。 为防止病毒复发,应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1周左右。在疾病发作的期间,由于胃肠道功能的减弱,建议给予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可减少腹泻的发生。